国家发改委: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5-04-05 11:36:51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温室气体排放会造成地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危及人类生存环境。

在加强供应的同时,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特别是严控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煤炭消费。加快推动落后产能、无效产能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炭关闭退出。

国家发改委: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比而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安全稳定供应一直面临巨大风险。2020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9亿吨和40.4亿吨左右,自给率高达96%以上。对于煤炭大可不必急于赶尽杀绝,而要坚持系统观念,先立后破,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确保供应安全平稳过渡。二、控制煤炭消费,为什么还要加强煤炭供应?1、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压舱石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我国查明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万亿吨。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通过煤炭煤电企业的积极变革和技术创新,相信煤炭行业能够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下,完成华丽转身,变得更绿色、更安全、更高效,承担起保障我国能源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的重任。

三、绿色与安全双重要求,煤炭该何去何从?1、摸清家底,明确煤炭产能增量空间虽然说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从各地区看,具备较大规模增产能力的仅有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寥寥几个省区,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煤炭产能产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然而,上述大部分国家煤电占比较低,例如英国2021年煤电发电量仅占1.3%,退煤并不会对其能源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山西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矿产能核增产能置换等,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作为山西最大煤企,晋能控股集团(简称晋能集团)按照抓大矿、带中矿、连小矿策略,确保开足马力生产。其间,山西省能源局搭建平台,山西5大煤企和各省份下游用户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简称煤炭中长协),有序保供。待13个技改提能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净增煤炭生产能力1800多万吨。随着气温升高,用电高峰即将临近。

从4月至12月底,山西将保障广东、浙江、福建等9个省市区的煤炭需求,总量约4770万吨。由此,山西成为煤炭保供主力之一

国家发改委: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上,会议指出,山西省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会议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山西的重大政治任务。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5月25日,山西省召开省政府第141次常务会议,研究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煤炭增产保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要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提质降本增效总目标,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焦化化产深加工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其中在煤炭增产保供的工作上,会议通过了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要优化核准审批政策,依法依规释放先进产能,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量,坚决完成增产保供任务,切实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要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超能力生产,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不断提高煤炭安全保供能力和水平其中在煤炭增产保供的工作上,会议通过了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

要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超能力生产,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不断提高煤炭安全保供能力和水平。要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提质降本增效总目标,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焦化化产深加工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发改委: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5月25日,山西省召开省政府第141次常务会议,研究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煤炭增产保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山西的重大政治任务。

要优化核准审批政策,依法依规释放先进产能,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量,坚决完成增产保供任务,切实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上,会议指出,山西省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以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等为主营业务的蓝焰控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8.34%,对此,该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该公司聚焦主业发展,多措并举深入挖掘生产潜力,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一季度实现煤层气单价、销售量、销售收入稳步提升。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储备设施建设。如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6.29%的淮北矿业就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报告期内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该公司商品煤销售价格较同期上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该公司商品煤销量较同期小幅上升。

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也发布了全国原煤产量前10名企业的排名情况,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5.7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3.8%。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供需偏紧情况或将出现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内容,当前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受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2022年中还可能出现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供需偏紧或宽松的情况。

不难看出,今后一段时间,对于煤炭行业来说,保供仍将是重头戏。如产量排名在第2位的晋能控股集团就表示,该集团积极聚焦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坚持党建六个引领,围绕196111工作目标体系,全力实施12311行动计划,顶住疫情影响压力,在全力做好保供工作的同时,扎实推动三大主业稳步发展。

记者注意到,除了煤炭价格的因素对业绩产生影响外,部分上市煤企也提出业绩增长与在公司内部实施精益化管理、拓展相关项目有所相关。4月7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一季度生产经营及能源保供稳价、稳增长情况。

电力板块各机组应启尽启、应发尽发、稳发满发,保障安全稳定供应。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另外,记者注意到,多家煤炭企业在一季度赢利的同时,也积极发力保供担当,全力以赴保障煤炭供给,发挥着兜底保障的作用。在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也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煤炭为锚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运输板块科学组织、高效运行。多措并举积极保障煤炭供给除了经营业绩,多家煤炭企业还对今年一季度能源供给情况进行了公布。

上海能源就在预增报告中指出,该公司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和产运销协调,强化成本管控,克服生产接续紧张带来的影响,抓住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圆满完成了生产经营任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70.02%的山西焦煤则表示,一季度受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该公司的煤炭产品赢利同比大幅增加。

在煤炭价格高位运行情况下,不计成本、不讲条件,能发尽发、应发尽发、稳发满发,一季度全集团控股电厂实现零非停,发电量同比增长12%。除了冀中能源外,淮北矿业、山西焦煤、蓝焰控股等10余家上市煤炭企业也均在一季度业绩的相关预告中提及了业绩增长的原因涉及煤炭价格的因素。

对此,煤炭企业也已纷纷开始布局,如陕煤集团就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生产企业高产稳产态势,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保障,筑牢安全环保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稳增长贡献陕煤力量。如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继续延续了景气局面,收获了开门红。采取自有煤矿调拨、协调省外自有煤矿调运、市场化采购等方式,一季度煤炭贸易量同比增长34.4%。

另外,对于不在榜单的部分煤炭企业,保供也是一季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需求旺盛、精益管理等成业绩增长主因首先来看业绩情况,从各家上市煤企发布的公告来看,赢利成为普遍现象。

由此可见,一季度上市煤企的业绩飘红,与煤炭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增加不无关系。如徐矿集团今年一季度发挥智能化工作面生产优势,全力推进六大能源基地建设,有序组织平稳生产。

5月11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明确,要优化政策、强化协调,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另外,冀中能源实现净利润9.84亿元,同比涨幅更是达到了511.18%。

  • A+
tag: